又来?高超导弹飞向特拉维夫,以色列求助中国:管管伊朗吧

92 2025-07-11 18:01

一枚“巴勒斯坦2号”高超音速导弹击中特拉维夫机场,航班瘫痪、旅客奔逃,以色列的防空神话被戳破。

三天后,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公开喊话中国:“停购伊朗石油,伊朗政权就会崩溃! ”

内塔尼亚胡政府刚宣布“战胜伊朗”,国内因三件噩耗乱成一团,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被卫星证实无效,胡塞武装导弹连续袭击,数千人游行要求总理下台。

一、以色列的“胜利”只剩一地鸡毛

2025年6月底,以色列陷入三重危机漩涡。

美国B-2轰炸机对伊朗福尔道核设施发动空袭后,副总统万斯高调宣称“伊朗核能力已被摧毁”,但白宫内部评估报告泄露:钻地弹连山体都未彻底击穿,浓缩铀设备完好无损。

卫星图像显示,伊朗工程队已在福尔道核设施展开修复施工。

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让以色列社会濒临停摆。

6月初,一枚导弹突袭以色列城市,民众被迫躲入防空洞,工厂停工、学校停课。

7月1日,胡塞发射“巴勒斯坦2号”高超音速导弹,精准命中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跑道,航班大面积延误,现场旅客四散逃命。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命进入倒计时。

上周特拉维夫爆发数千人游行,抗议者举着加沙人质照片,要求政府立刻救人,否则总理下台。

军方对加沙发动上百次“象征性打击”,但人质仍无踪影。

与此同时,司法机构重启对内塔尼亚胡腐败案审查,极右翼盟友“犹太力量党”则逼他继续开战。

二、从“道德绑架”到石油威胁

7月2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接受采访时,将矛头直指中国。

她声称“中国是唯一能影响伊朗的国家”,却暗示中方“缺乏责任感”,并抛出核心要求:“若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伊朗政权将崩溃”。

这种论调被中国学者痛批为“霸权逻辑的道德绑架”。

以色列的双标早有前科。

2023年巴以冲突期间,以色列驻台办事处公开称蔡英文为“总统”,向台湾出售Uzi冲锋枪和反坦克导弹;中印边境对峙时,以方火速与印度签下军售大单。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同期放话:“中国可以买伊朗石油,但最好也买美国的”。

所谓“中国买油养战”的指控更站不住脚。

伊朗石油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且伊朗农业、工业自主化程度持续提升。

全球能源市场有俄罗斯、沙特等多渠道补充,以色列却单方面要求中国切断正常贸易,被法律专家斥为“非法长臂管辖”。

三、中东风暴眼,中国为何冷对施压?

面对以色列的喊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7月2日例行记者会上,用四句话定调:停火止暴是当务之急,伊核问题必须政治解决,各方需相向而行,反对任何单边胁迫。

这延续了王毅提出的中东问题“四个尊重”主权、关切、选择、文化传统。

中国的调解行动早已展开。

2024年,中国推动联合国通过首份加沙停火决议,促成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向加沙运送多批人道物资。

同年,中国代表马新民在国际法院强调:巴勒斯坦人有权反抗压迫,但任何武装斗争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

以色列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伊朗停火后第一时间致电北京,防长急赴中国商讨基建和防空合作。

中国与沙特、伊朗共同推进的“安全信任工程”,正在构建地区国家主导的联防机制。

四、中东乱局根源:强权政治的反噬

以色列将冲突归咎于伊朗支持“抵抗之弧”,回避自身行动。

过去十年,以色列侵占约旦河西岸45%土地,将加沙变成160万人聚居的“露天监狱”,70%居民靠走私通道获取生存物资。

哈马斯创始人亚辛的遗书点明:“我们诞生于难民营的绝望”。

美国的中东战略加深了裂痕。

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指出,以色列70%的精确制导武器依赖美国供应,但拜登政府私下默许沙特向伊朗输送石油换取停火。

这种两面性让以色列沦为“战略孤岛”。

以色列总领事要求中国“选边站”时,忘了历史教训。

2023年,以色列使馆在华招募“反网络言论专家”,被中国网友斥为“挑动中国人斗中国人”,招募帖存活不到24小时即删除。

正如中东问题专家梅新育所言:“八十年间,域外大国拉拢中东势力对抗霸权者,无一不败”。

下一篇:1955年授衔内幕:老红军稳坐校官 新兵难越门槛
上一篇:美媒:用B-2炸伊朗震慑中国,专家:中国反隐身让它变“裸奔”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