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无人机成灾,中国OW5激光系统曝光,无人机克星杀敌无形

191 2025-08-02 10:04

2025年6月12日,第15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在北京开幕。在航天科工集团的展台中央,一套通体银白的柱状设备吸引了全场目光——这就是我国最新曝光的OW5型激光防空系统。

与传统防空导弹的轰鸣不同,它拦截目标时悄无声息,仅靠一束不可见的激光就能在3秒内击穿无人机外壳。

当俄乌战场还在为日均拦截500架无人机消耗海量弹药时,这套系统的出现,正悄然改变现代防空的游戏规则。

OW5的研发始于2018年,彼时无人机在中东战场的广泛应用已引起我国军工部门关注。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牵头组建攻关团队,在河北怀来试验场开展了长达6年的技术攻坚。

2023年冬季的一次测试中,OW5在-25℃的严寒环境下,连续拦截12架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包括四旋翼、固定翼和巡飞弹),拦截成功率达100%,其中对10公里外的“翼龙-1”靶机的拦截,仅用2.3秒就使其左翼蒙皮燃烧脱落,失控坠毁。

这组数据被央视新闻在2025年6月13日的《国防科工》栏目中首次公开,立即引发国际防务界震动。

从技术参数看,OW5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大突破”。

其一,它采用新型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达30千瓦,是我国首款达到实战级别的车载激光武器。这个功率意味着能在800米距离烧穿10毫米厚的钢板,足以应对目前主流的战术无人机。

其二,它配备了多光谱跟踪雷达和红外成像系统,可同时锁定20个空中目标,并优先拦截威胁等级最高的3个,这种多目标处理能力远超美国同类的“雅典娜”激光系统(仅能同时锁定6个目标)。

其三,它实现了“即插即用”的车载集成,搭载在6×6轮式装甲车上,公路时速可达80公里,从行军状态转换到作战状态仅需5分钟,非常适合伴随装甲部队野外作战。 OW5使用的掺镱光纤,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发,损耗率仅为0.02分贝/公里,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储能系统采用新型锂硫电池,单次充电可支持连续拦截40次,而美国“斯特瑞克”激光战车需要每拦截10次就补充能源。

央视新闻采访的项目总师王华明透露:“我们用了11年时间解决激光武器的‘功率衰减’难题,现在OW5在暴雨天气下的有效射程仍能保持设计值的85%,这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

OW5的实战价值在模拟测试中得到充分验证。2024年9月,在新疆库尔勒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它与陆军某防空旅开展了对抗演练。蓝方出动32架无人机组成“蜂群”,从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实施突袭。

OW5首先锁定其中6架高速突防的巡飞弹,在3公里距离依次将其击落;随后转向低空慢速目标,用低功率激光烧毁无人机的光电侦察设备,使其失去作战能力。整个过程没有发射一枚导弹,仅消耗相当于3度电的能量,拦截成本不足传统防空导弹的万分之一。

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恰好切中了俄乌战场的痛点——乌克兰每天为拦截俄军无人机要消耗200枚防空导弹,总成本超过500万美元,而OW5的单次拦截成本仅需10美元。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6月14日的报道中,军事专家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直言:“如果俄军能装备这类系统,赫尔松州的无人机袭扰事件会减少80%。”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也在接受《防务新闻》采访时表示,乌方曾通过第三方渠道询问采购可能性,但因“国际规则限制”未能推进。这种需求背后,是现代战场的深刻变革——无人机的普及使传统防空体系面临“饱和攻击”困境,而激光武器的“无限弹药”特性,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根据航天科工集团发布的白皮书,它目前的有效射程局限在10公里内,难以应对高空高速目标;在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下,激光的衰减率会上升至30%,影响作战效能。

项目团队已启动下一代系统的研发,目标是将功率提升至100千瓦,射程拓展到20公里,并解决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稳定输出问题。王华明总师在央视采访中强调:“激光武器的发展没有终点,我们的目标是让它在未来战场上当得起‘无人机克星’的称号。” 从国际竞争格局看,OW5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进入第一梯队。美国的“激光复仇者”系统虽起步更早,但因技术瓶颈迟迟未能列装;以色列的“铁束”系统功率仅为10千瓦,拦截距离不足4公里。

相比之下,OW5实现了“功率、射程、机动性”的平衡,更符合现代野战防空的实战需求。2025年6月,沙特阿拉伯国防大臣访华时,专门参观了OW5的模拟拦截演示,双方就技术合作展开磋商,这意味着该系统有望成为我国军贸出口的新名片。 回望俄乌战场,每天都有大量无人机被防空炮火击落,爆炸声此起彼伏。而OW5展示的“无声拦截”场景,恰似一场静默的革命——它不用火药,不产生硝烟,却能以更高效的方式守护天空。当OW5的功率提升到100千瓦,它能否拦截巡航导弹?当更多国家掌握这类技术,战场规则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河北怀来试验场的下一次测试数据里,藏在各国军工部门紧锣密鼓的追赶步伐中。但可以肯定的是,OW5的出现,已经让“激光防空”从实验室走向了实战前沿,而中国在这场新军事革命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一篇:KeenSen沁森海水淡化膜SW-4021广泛应用于船舶小型海水淡化系统
上一篇:新能源车市场乱象:零公里二手车暗藏风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