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出任总后勤政委,被“大蛀虫”警告,刘源: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162
2025-07-11
1974年7月,美国夏威夷西北公海,一艘巨大的,被伪装成勘探船的美国打捞船,正在打捞一艘沉入海底六年之久的苏联柴电动力核武器潜艇。
示意图,非原艇。
这艘“高尔夫”级柴电动力潜艇上有三枚弹道核导弹。每一枚弹道核导弹的爆炸当量都相当于投放到广岛的那枚核弹的五十倍。
当然,没有核导弹,美国人也没这么热心准备了六年的时间,非得把这个危险的大家伙,从五千米深的海底捞出来。
同时,还得防备苏联人过来捣乱。
说苏联人捣乱,也不确切,毕竟潜艇确实是苏联海军的。按照国际海洋法的规定,在公海沉没的这艘编号为K-129的潜艇,没有苏联人的同意,美国人是没有权利打捞的。不告而捞是为那啥。
可是,谁叫苏联人一直没说他们家的潜艇沉没在美国人的家门口了呢。
苏联人一直以为没人能够从五千米深的海底把这个大家伙给捞出来。所以,六年前潜艇沉没时,苏联人选择了默不作声。
谁知道六年后,美国人竟然专门造了这么一艘肚子里足够装得下完整K-129号的打捞船,就是为了把潜艇捞出来。
太敏感了,弹道核导弹要想发射,就必须经过一系列解码,才能发射,这要是美国人把潜艇捞走,那么苏联海军的核密码将有可能被美国人掌握。
哪怕是潜艇上的航海日志落到美国人手里,一旦公开,那么冷战以来,苏联潜艇定时到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打卡“上班”的规律和路线也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所以,这艘名为“格洛玛·勘探者”号的打捞船一出现在疑似K-129号沉没的海域,一艘苏联海军的测量船也火速赶到现场,和美国人“作伴”。
大海这么大,我怕你寂寞。
美国人也挺头疼的。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还历历在目呢。美国人也不愿意让苏联人明确知道,他们就是在打捞苏联人的核武器潜艇。为了避免有可能发生的纠纷,这次“亚速尔岛人”计划甚至都没让美国海军参加。
虽然这些年来,美国人也经常到苏联人位于勘察加半岛的军港外去“战备值班”,两国的潜艇也在海面以下互相撞来撞去,但即使是K-129号沉没之后的两个月,美国人也接着沉了一艘核动力潜艇,大家都没撕破脸面。
要是让苏联人的直升飞机落到毫无武装的打捞船上,那真相可就大白了,矛盾也就激化了。到时候,谁的脸上也不好看。
所以,美国人赶紧把打捞船的甲板上搞得一片凌乱,巨大的板条箱乱堆乱放,还盖上了帆布,让苏联人的直升飞机根本没办法降落。
格洛玛·勘探者号
美国人的敌人,不止有苏联海军的测量船。还有辽阔的大海下面那诡异的洋流。
毕竟打捞臂有五千米长,即使是洋面上风平浪静,大海也一直在“轻轻地摇”。打捞臂晃动一度,臂端就偏差八十三米,整个K-129才百米左右呢,这不就差大了。
还好,苏联人想尽了办法,也没能登上打捞船,就地转职为“监工”,工作人员开始打捞了。
用来“抓”住苏联潜艇的是个个头挺大的螯钳型工具,说起来挺像咱们喜欢吃的小龙虾的前半部分一样,美国人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克莱门蒂娜”,中文意思是“慈悲”。嗯,美国人大概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好事。
抓住了!激起了大片的海底泥雾之后,“克莱门蒂娜”抓着K-129慢慢升向海面。谁也不敢加快动作,十米一个大气压,随着潜艇升高,海水的压力在不断变化,谁知道这个大家伙在海底呆了六年之后,变成什么样了呢?
“克莱门蒂娜”的螯足把潜艇往上一拽,带着打捞船都下沉了一点八米。
一切正常,至少开始时非常顺利。
直到十几个小时之后,K-129离海面还有三千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克莱门蒂娜”有八条螯足抓着这个大家伙,突然此时前臂全部断裂,只剩后面的两节还抓着潜艇。
但是这个家伙太沉了,螯足断裂带来的变化,让潜艇从距艇艏20米的地方,断开了!潜艇变成了两半,后面的几十米艇身又脱离了克莱门蒂娜的控制,缓缓向海底沉去。
通过摄像镜头看到这个场景的操控人员都被这个意外惊呆了,然而,这艘潜艇似乎想继续给美国人找麻烦,好完成自己再也完不成的任务。
一枚弹道核导弹从断裂的艇身滑了出来,向太平洋海底落去!
这可是一枚在海底躺了六年的,足以把在场的所有美国人和苏联人都请到海底做客的核导弹啊!
这个时候,他们偏偏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枚核导弹晃晃悠悠地向海底落去。
还好,由于海底那些莫测的洋流的帮忙,那枚核导弹没有大头朝下直接撞击海底,而是几乎以“平躺”的姿势,又回到了十几小时前他出发的地方。
控制室内的美国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谁知道这枚被折腾过一次的核导弹,会不会突然“发火”呢。
出于安全考虑,再加上,传统来说,美国人想要的密码本,航海日志 ,加密无线电通讯设备,都应该在艇艏的第二舱也就是指挥舱内。至于武器,艇艏的鱼雷发射管里应该还有两枚核鱼雷,主要任务算是完成了,美国人决定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于是,在苏联间谍船的眼皮子底下,美国人得意洋洋地向夏威夷毛伊岛进发,准备拆开这份来自太平洋的礼物。
苏联人,也不敢确定美国人就是在打捞K-129号潜艇。所以他们只能眼看着美国打捞船开走。之后,苏联人就开始想尽千方百计想搞明白美国人到底在打捞什么,有没有成功?
K-129号是被美国潜艇撞沉的,还是自己出故障沉没的?这一切,来自一次计划外的战斗任务。
1964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继赫鲁晓夫之后,成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在他的观念里,虽然核导弹破坏力巨大,但是和美国人打上一场有限度的核战争,并不足以毁灭地球。所以,让苏联的核武器数量和质量超过美国人,是保持战略优势的重中之重。
“高尔夫”级,又称G-2级的柴电动力潜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装载了三枚SS-N-5型核导弹和两枚核弹药鱼雷。
这种核导弹属于潜对地导弹,射程是1400公里。那么,这就意味着,K-129号潜艇就必须到美国人的家门口去,才能对美国人的核打击做出有效反击。当然装备的核弹药鱼雷也可以对美国人的航母战斗群进行有效打击。
经历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人和美国人虽然都想在力量上压倒对方,但谁也不敢再像古巴导弹危机时那样,当面锣对面鼓地尖锐对立。
但是,像K-129号潜艇这样,定时到美国人的家门口打卡上班,就在所难免了。
K-129号潜艇,排水量3000吨,水面续航两万两千七百海里。每枚弹道核导弹的爆炸当量是100万吨。一直是美国人的心腹大患之一。
1968年2月25号,K-129号驶离勘察加半岛的苏联基地。这是一次计划之外的任务。
上次出航回来,潜艇上的官兵已经纷纷到附近的疗养院去度假了。然而,本应该执行此次任务的两艘潜艇,却先后在上级的检查中发现了问题,被勒令暂停执行任务。
休假中的K-129号不得不临时被调来执行这次任务。所以当时艇上共有97名官兵,只有五十八名官兵是原艇员,十五人是临时被替换那些因休假无法及时赶回的人,又有十人是到潜艇上实习的新兵,其余十四人是原编制的潜艇军官。
虽然很仓促,但是,战争不就是这样吗,永远充满了意外。
可是,无论是舰艇上的官兵,还是基地的指挥人员,谁也没有料到,K-129号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
当时,美国人的第七舰队正在越南作战。苏联的太平洋海军基地要求K-129舰要按时向基地汇报情况。
到了三月初,本该在固定时间汇报工作的K-129号却没有消息。基地的人员认为,可能艇上的通讯系统出现了问题,或是在跟踪美军舰只时需要静默。
但是过了两天,却仍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却传来了另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曾经在本次任务中过程中跟踪过K-129号潜艇的美军核潜艇“剑鱼”号秘密开赴美军横须贺基地进行维修。
剑鱼号
据说,其指挥舱的围舱部分受了很重的伤。这与129号的失联,有着何种关系?
苏联人在忐忑不安中等到了3月22日,此时,按照任务安排,K-129号应该进入战斗值勤区域了,但是仍然没有K-129号的任何消息。
5月5日中午十二时,是K-129号返回勘察加半岛基地的规定日期,令人沮丧的是,K-129号果然没有回来。
这下可以确定,K-129号一定是出事了!
苏联海军立刻派出两艘驱逐舰,三艘护卫舰,三艘扫雷舰,四艘潜艇,两座浮动平台,十艘辅助船只,在太平洋的西北部展开了大规模的搜索行动。
同时,还在相关海域放置了大量的声呐,回声探测仪,并派出远程侦察机在K-129号的巡航区域,战斗区域进行搜索。
搜索区域达到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然而相对于茫茫大海来说,排水量3000吨的K-129号却只能算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家伙了,比沧海一粟好不到哪里去。
相关的区域,一年当中,倒是有九个月的时间是风高浪急的天气,对搜索工作极端的不利。
再加上,K-129号沉到了5000米深的海底,K-129号的极限潜深只有400米,无论是潜艇本身还是潜艇上的官兵们,都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苏联海军方面判断,美国人也没有从这么深的海底打捞起潜艇的技术,所以,苏联方面在搜寻了两个月之后,半是无奈半是主动地放弃了对K-129号的搜索。
再看美国人那边,他们为什么知道K-129号的沉没位置呢?
美国人自己的说法是,他们为了应对苏联潜艇对美国本土的威胁。首先是派出相应的潜艇对苏联的潜艇进行跟踪,双方对这一情况都心知肚明。
并且在相关海域,美国投放了大量的声呐浮标,美军的监听站首先发现了在瓦胡岛西北1390公里的地方有个异常的亮点,先是发出了一阵奇怪的噪音,接着就是三声爆炸声。
监听站的美军认为是有潜艇爆炸并沉没了,并随之报告到了美国中情局。那个区域在当时没有美军舰只行动。之后又发现苏联海军在那片区域进行搜索活动,中情局推断,那个地方应该有一艘苏联人的潜艇发生了事故。
后来,根据卫星照片显示,正是苏联人的K-129号潜艇。而且,根据照片显示,潜艇当时确实又上浮动作,后来又沉没的。
629型潜艇
根据这个情况,美国人的说法是,苏联人的潜艇很可能是蓄电池发生了故障。我们都知道柴电动力潜艇,在潜航时是靠蓄电池推动的,需要定时上浮海面,用柴油发动机给蓄电池充电。
但是,在潜航时,蓄电池会分解出氢气,而氢气积累到一定浓度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如果潜艇的除氢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是氢气的报警装置出现故障,那么很可能潜艇会发生爆炸事故。结合当时艇上有十五位临时船员和十名实习的战士,这种情况,似乎也有可能发生。
而苏联人则坚持认为,是美国人的“剑鱼”号核潜艇跟踪K-129号时,很可能撞击了K-129号,不然为什么“剑鱼”号为什么会突然跑到横须贺基地去大修呢?而且,紧急维修之后,跑回夏威夷基地,竟然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再也没出来执行任务。
要不然,你们美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潜艇精确的沉没位置呢?
美国人肯定不承认。当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坚称,“剑鱼”号当时是撞上了冰山,和你K-129号的沉没一点关系没有。
而且,潜艇撞潜艇这种事,只有你苏联人能做得出来,我们的海军潜艇官兵管你们的这种行为叫“疯狂的伊万”,你们撞我们有可能,我们撞你们是不可能的。
苏联人要求美国人提供“剑鱼”号的航海日志,美国人说你们做梦。
这事就在双方的口角中,成了一团迷雾。
昂贵的打捞行动和意外出现的两拨小偷。
美国人,非常想把K-129号捞起来。一旦掌握了苏联的通讯密码等关键性的信息。美国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将立于优势地位,尤其是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从而在美苏争霸中被迫处于收缩防守的态势的时候,显得尤为珍贵。
不过,K-129号潜艇毕竟属于苏联海军,美国的中情局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就去海上打捞。他们找到了美国的亿万富豪:霍华德·休斯。
找霍华德·休斯挺合适的。他有个子公司正好是从事海底矿藏勘探业务。双方一拍即合,1969年,双方签订了大佬K-129号潜艇的合同。
这次打捞计划,就是后来著名的“亚速尔岛人”计划。
1970年,为了这次打捞行动,中情局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开工制造打捞船。为了保密,中情局把打捞船的组件分给多家公司,分别制造。
1972年2月,耗资2.5亿美元的格洛玛·勘探者号顺利下水。为了迷惑苏联人,这艘船真的在附近海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底矿藏勘探活动。
美国人见格洛玛号的行动并没有引起苏联人的联想,心下暗喜,于是在1974年的七月,正式开始了打捞K-129号的行动。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很可惜的是,美国人把K-129号的残骸拖回毛伊岛之后。竟然在指挥舱内没有发现苏联的通信系统!
原来,K-129号的艇长是一位个头挺高的军官。通讯器材本来确实就安装在他的指挥舱内,但是这就导致他休息的时候,只能蜷缩着身子,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就在一次潜艇修整的时候,他和工程师商量了一下,把通讯系统放到了潜艇后面的第四隔舱!
而我们都知道,潜艇的尾部已经随着那次打捞活动再次沉入了海底。
美国人当然不甘心,他们觉得自己能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当然,不急着再去,最好等苏联人放下他们的好奇心,再去打捞。
可惜,天不从人愿。
1975年2月的一个早晨,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拿起了一份当天的《洛杉矶时报》,看到头版头条的题目,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打捞船示意图
那篇头条文章的题目是《中情局捞起一艘苏联潜艇》。
虽然他们可能根据计划的名字亚速尔岛人,误把事情发生的地点放到了大西洋。但是其他的事情可是和真实发生的事件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中情局的合作方霍华德·休斯是亿万富豪,所以是小偷们的最爱。巧合的是,有两拨小偷同时盯上了霍华德·休斯的办公室,更巧的是,这两拨小偷的行动时间也选在了同一天晚上。
两拨小偷正要火拼的时候,发现警察快要到了,立刻化干戈为玉帛,合作把霍华德·休斯的办公室洗劫一空。这其中,就有霍华德·休斯与美国中情局签订的打捞苏联潜艇的合作文件。
霍华德·休斯明知道文件丢失了,但是担心失去与中情局的合作,所以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中情局。
但是,其中一个小偷,却在不久之后以此为借口向霍华德·休斯勒索一百万美元。霍华德·休斯当然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
小偷见勒索不成,当然不能放着文件不用,就把文件卖给了报社。于是,这次天价的打捞行动见诸报端。
中情局以事涉国家机密为由,严厉禁止所有报纸转载这条消息,所以,竟然没有引起苏联方面的关注。
一直关注此事的苏联特务机关克格勃发现了这件事,竟然通过给苏联大使馆塞小纸条的方法,才终于让苏联方面了解了这件事。
随之,1975年7月,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将军宣布苏联海军将在勘察加半岛东南1300海里,夏威夷群岛西北750海里的海域内,进行无限期的军事演习。代号:战斗友谊。
对于闯入该区域的任何不明船只,苏联海军都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击沉!
美国中情局历经七年时间,有四千人参与,先后花费了3.5亿美元的打捞计划,不得不终止了。
2007年9月10日,四十年过去了,美国国防部向俄罗斯国防部移交了打捞K-129号的录像带和一些档案资料。但是,俄罗斯方面认为,这些资料还无法解除美国潜艇撞沉苏联潜艇的嫌疑,所以,要求美国人交出所有的资料。
美国人当然矢口否认这种指责。所以,K-129号的沉没,仍然是一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