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榜该有一把“价值标尺”

108 2025-10-09 15:46

9月以来,多家网络平台因热搜机制问题被网信部门约谈,再次将“榜单该为何服务”这一命题推至公众视野。作为信息分发的重要枢纽,热搜榜本应是感知社会温度、传递主流价值的公共窗口,却一度在“流量即王道”的运营逻辑中迷失方向。

细观乱象,有的平台明星八卦长期“霸屏”,真正关乎公共利益的内容反被边缘化;有的为博眼球,放任未经核实的负面信息滚动传播;更有个别平台在页面设置上“推波助澜”,使不良内容获得双重曝光。当算法一味追逐“争议性”“情绪性”,理性、建设性的声音便容易淹没于喧嚣,这不仅扭曲了信息传播的初衷,更助长了网络空间的浮躁风气。

热搜榜的排序,表面是数据运算的结果,实则是平台价值取向的投射。哪些内容该优先呈现、哪些情绪该适度引导,每一步操作背后都有平台的选择。《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早已明确要求平台建立人工干预机制,要求平台加强内容治理,但利益驱动仍在主导运营逻辑,“人工干预”就可能流于形式,“主体责任”也难以真正落地。

热搜不能仅靠流量“说话”,更需引入价值标尺。要求平台优化推荐机制、加强情绪识别、落实人工审核,正是推动其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建构”的关键一步。从部分平台已公布的整改方向看,降低娱乐八卦权重、提升权威信息占比,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热搜榜更应成为清朗空间的“压舱石”。正如专家所言,热搜的终极目标在于服务公众而非收割流量。平台应当在算法中植入向上向善的基因,让科学知识、社会正能量获得更显著的展示;在内容审核上坚守底线,对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现象坚决亮剑;同时以透明机制接受社会监督,用常态化公示赢得公众信任。

流量之上,更有社会责任的重量,创新之中,当有公序良俗的坐标。唯有在创新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在流量与秩序之间划定边界,热搜才能真正折射时代精神。

下一篇:中国公布气候新目标,碳市场扩展,清洁能源加速推进
上一篇:韩国外卖巨头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中国游客终于实现“点餐自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