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晚矣,依赖西方陷入危难深渊,怀念前任总统亚努科维奇

67 2025-07-28 04:26

2022年“俄乌战争”一爆发,乌克兰就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土地损失了20%,人口流失了1200万人,经济也跌了28.8%。

要说三年前,没人能预料到这场战火会把乌克兰搞成现在这个模样。

如今的乌克兰,工厂都停了运作,学校也放了假,连超市里货架也空了一半。

老百姓最真切的感觉就是:挣钱越来越难,吃饭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家里也变得不那么稳妥了。

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得先了解乌克兰以前的根基。

苏联一解体,乌克兰捞了不少好处:欧洲最肥的黑土地,种出来的小麦能排在世界前列;还有飞机厂、炼钢炉,工业底子比好多国家都扎实;再加上大批能修机器、懂技术的工人——以前说实话,日子虽不算特别富裕,但至少不愁吃穿。

可是这基础还没打牢,麻烦就跟着来了。

乌克兰的经济啊,就像一块“空心砖”似的:地里长出来的粮食、矿里挖出来的金属,大部分都被外国公司以低价买走;工厂生产的东西,技术含量也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到什么高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爆发,乌克兰的GDP一下子掉了14.8%,工厂纷纷倒闭,工人们失业在家,连街头卖面包的老太太都得盘算着一枚硬币来过生活。

到了2014年,情况变得更惨了。

乌东原本可是乌克兰的工业重镇,没想到这一年竟被撕开了个大裂口。

工厂全炸没了,铁路也断绝了。原本还能赚点钱的钢材,现在都送不出去啦。

这会儿呢,乌克兰的经济就像被抽干了一样,主要靠借债和援助维持着生活。

到了2022年,战争一爆发,直接把乌克兰推向了深不见底的悬崖。

半年的工夫里,13万吨的建筑全都变成了废墟,311座桥也塌了,1.5万套公寓没了踪影。

联合国算过,乌克兰至少亏掉了11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7770亿,再想重建,还得再投入2000亿块。

更心碎的是,有超过五百万的人跑到国外去了,国内还藏着七百多万人,每天都能看到平民在炮火中丧命。

再回头想想,挺多人成天挂念着十年前那位亚努科维奇。

那会儿乌克兰也不算多牛逼,但好歹没在打仗,也没被西方资本“抽血”得那么凶。

亚努科维奇出生在顿涅茨克,从小在讲俄语的环境里长大,跟俄罗斯的关系比较亲近。

2010年一当选总统,他就明确表示“乌克兰不加入北约”,还签了相关的法律文件。

他在经济上也是挺折腾的,减减税、帮帮企业,想让工厂重新动起来。

不过现实嘛,挺骨感的——乌克兰的技术还太落后,出品没有竞争力,钱依旧没法流到老百姓手里。

亚努科维奇惹了个错:原本和欧盟商定好了合作,签个协议能多卖点农产品、引进点技术。

俄罗斯一看就紧张了:“你这是想往我这边靠啊?”亚努科维奇吓得一跳,立马又变了主意,说不签了。

这一下,乌克兰西部的民众都炸开了锅——他们早就觉得“亲俄”政策吃亏了,这会儿更是忍无可忍,跑上街头反抗,闹了几个月,亚努科维奇也只好溜了。

他一走,乌克兰就彻底向西方靠拢了。

新官上任,个个都急着要“摆脱俄罗斯,加入欧洲”。结果会怎么样呢?

俄罗斯一口气占了克里米亚,乌东那边的亲俄派也纷纷搞起了独立。

战事就像打了个雪球越滚越大,乌克兰的经济也全被搞得一蹋糊涂。

有人会问:“要是亚努科维奇还在,乌克兰是不是会更顺点?”这个问题啊,说难也不算很难,答案可没那么容易两句话说清楚。

那会儿的乌克兰就像个夹在两头的“小饼干”,向东靠遭西方批评,向西靠又被俄罗斯施压力。

亚努科维奇的措施可能还能坚持几年,但根本打不开“技术不足、产业单一”的老毛病。

眼下的乌克兰,年轻人牺牲在战场上,老人们守在废墟前偷偷抹泪,小孩子们则在帐篷里坚持上课。

有人唠叨“早知道不应该投靠西方”,也有人叹气“要是亚努科维奇没跑就好了”——可是,历史压根没有“如果”这回事。

乌克兰给咱们的启示真挺明显的:只靠卖资源,任由外人牵着走,这国家的经济再厉害也可能一夜之间败得一干二净。

现在,要面对的现实是战争还在持续,土地不断失去,老百姓的日子啥时候才能见到盼头?

关于这个问题,谁也不能确切说出个所以然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KIM计量认证证书、哈萨克本地属地合规认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