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B安全吗: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调整,多国缘何暂停寄件?

99 2025-08-31 16:57

美国一项新的关税政策即将生效,其影响范围之广,让全球多国邮政及物流行业风声鹤唳。根据美国政府规定,自该日起,将暂停对价值 800 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这一变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多国纷纷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众多国家纷纷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美国这项政策的调整并非毫无预兆。早在今年 5 月,美国就率先终止了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 “小额豁免” 政策。7 月 30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从 8 月 29 日起将这一政策扩展至所有国家。这意味着,全球寄往美国的大多数小额包裹都将被征收关税。白宫将 “最低免税额” 政策形容为 “灾难性的贸易漏洞” 和 “一场大骗局”,认为其不仅减少了美国的关税收入,还助长了非法药品进口。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数据,2024 年约有 13.6 亿件包裹通过 “最低免税额” 政策入境,货值高达 646 亿美元。

面对美国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各国邮政运营商和物流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欧洲多国率先行动起来,法国邮政集团在 8 月 22 日宣布,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自 8 月 25 日起将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仅价值低于 100 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德国邮政全资持有的敦豪公司同日也宣布,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向美国寄送商业货物和部分私人包裹,只有价值不超过 100 美元的礼品快递可继续寄送,但受到严格管制。敦豪方面表示,由于关税征收方式及相关操作细节尚未明确,无法保证邮政包裹顺利通关,所以采取暂停措施。

英国皇家邮政公司则宣布自 8 月 26 日起暂停向美国的寄送服务,经过一至两天过渡期后启用新系统,届时将在邮资和关税基础上加收手续费,用于支付美国清关服务相关的额外费用。在北欧,芬兰邮政因美国海关未明确缴税方式,且各国邮政企业尚未建立相应系统,于 8 月 19 日便宣布暂停对美寄递;瑞典政府和丹麦政府合资的北欧邮政公司也在 8 月 23 日起暂停向美国和波多黎各寄递含货物的邮件。中东欧地区的捷克邮政、波黑邮政、拉脱维亚邮政、斯洛文尼亚邮政、克罗地亚邮政等也纷纷宣布暂停或限制对美包裹寄送服务。

亚洲国家同样未能置身事外。印度邮政部门决定从 8 月 25 日起,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价值不超过 100 美元的信件、文件和礼品除外)。韩国邮政停止接收寄往美国的航空包裹并暂停部分特快专递服务;新加坡邮政也从 8 月 25 日开始暂停相关业务。日本邮政宣布暂停对美国的邮寄包裹服务,并承诺在掌握更多信息后与消费者分享。

众多国家暂停向美国寄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新政策执行细节的不明确。代表 53 家欧洲邮政机构的欧洲公共邮政运营商协会(PostEurop)表示,距离新政策生效仅剩数日,可关税征收、如何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协作等关键问题,仍缺乏明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邮政企业和物流商担心,贸然寄送包裹可能面临包裹滞留、退回,或产生高额仓储、运输等额外成本,最终得不偿失。

美国这一关税政策调整,影响的不仅是全球邮政和物流行业。依赖小额跨境贸易的电商平台及相关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运营成本将大幅上升,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被迫退出美国市场。美国本土企业也难以幸免,中小企业利润空间会被压缩,为缓解压力,它们可能尝试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调整物流方案,而这些举措往往会通过涨价将大部分关税和运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而导致食品、服装、汽车等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目前,美国平均进口税已上升到 193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据估算,每个美国家庭可能因此损失 2000 美元,工薪家庭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美国调整小额包裹关税政策,本想维护自身利益,却引发了全球多国的连锁反应,使得全球跨境电商和邮政体系面临重大调整。未来,美国若不及时明确政策细节,缓和与各国的贸易关系,不仅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困扰,最终也可能让自身经济遭受更大损失。而全球各国在应对这一变化时,或许也需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往来模式,寻找更稳定、可持续的合作途径 。

下一篇:俄罗斯的“以退为进”
上一篇:九三大阅兵越来越近,日本和欧洲想在背后使绊子,却忘记一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