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门铃出口欧洲CE认证做什么无线功能,如何办理CE认证
152
2025-07-27
近日,美国“火炬技术”(Torch Technologies)公司对外公开了其为美军制造的一批假想敌训练靶标,主要是中俄两军的防空系统1比1模型。其中赫然就有我军的红旗-16和红旗-22防空导弹系统的靶标,而且细节做的非常逼真。
根据火炬技术公司的介绍,这种可牵引的训练靶标,通常是需要结合“高级战略洞察公司”(Advanced Strategic Insight)制造的ELITE“低成本可抛弃式综合训练辐射源”系统一起使用。
图:火炬技术公司展出的红旗22导弹模型
两者结合后,这些训练模型就既能够逼真的模拟假想敌防空装备的外形,又能够模拟他们的红外和电磁信号特征了,对于营造逼真战场环境和为飞行员提供真实的电子战威胁态势非常有用。
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就深刻认识到 “真实战场体验” 对作战能力的决定性影响。在那场战争中,由于训练环境与实战脱节,美军飞行员初期面临极高的战损率。此后,美军逐步建立起以 “红旗军演” 为代表的实战化训练体系,而靶标作为模拟敌方装备的核心载体,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训练效果。
图:火炬公司展出的红旗-16的火控雷达模型
美军早期的防空系统靶标多为简化模型,仅能满足基本视觉识别需求,无法模拟真实装备的电磁特征与战术机动特性。随着中俄防空体系的快速发展,传统靶标已难以支撑起高端对抗训练。在此背景下,“火炬技术”公司开发的 1 比 1 高仿真靶标应运而生。
这类靶标的技术亮点体现在细节还原度上。从公开信息看,其不仅精确复刻了红旗- 16的发射车外形、雷达天线布局,甚至在材料质感、涂层颜色等细节上都力求逼真。这种高还原度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让飞行员在远距离侦察、识别阶段获得与实战一致的视觉参考,强化“战场情景记忆”,为后续战术决策提供基础。
图:火炬公司车间里的红旗-22模型
不过单纯的物理靶标仍无法满足现代空战的训练需求。在信息化战场上,电磁信号已成为比视觉特征更关键的作战要素。而“高级战略洞察公司”研发的 ELITE 系统,正是为填补这一空白而诞生的关键装备。
作为一款低成本可抛弃式训练系统,ELITE 的核心功能是模拟中俄防空系统的电磁辐射特征。其技术原理是通过预置的数字信号库,精确复现不同型号雷达的工作频率、波形参数、扫描模式等关键特征。
当美军F-35战机进行训练时,这些模拟信号会被战机的电子战系统捕获、分析,并以数字化形式显示在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和座舱界面上,形成完整的 “电子战威胁图景”。
图:美军定做的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模型
在实际训练中,高仿真物理靶标与 ELITE系统并非孤立使用,而是形成 “视觉-电磁” 双重模拟的协同体系。这种组合模式精准对应了现代空战的典型作战流程:飞行员首先通过机载雷达或光电设备发现物理靶标,同时电子战系统接收到 ELITE 发射的模拟信号,两者相互印证,构建出“目标身份 - 威胁等级”的完整判断依据。
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实战应用案例显示,这种训练模式已显著提升飞行员的战术素养。在2024年的“红旗-内利斯”军演中,参演的F-35部队首次大规模使用红旗-16靶标与 ELITE 系统组合。数据显示,飞行员对 “电磁威胁的识别准确率” 较传统训练提升 40%,“电子对抗战术选择合理性”提升35%,充分验证了该体系的训练价值。
针对中俄防空系统的定向模拟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性。红旗- 16作为中国陆军野战防空的核心装备,是保障地面部队推进的“空中盾牌”;红旗- 22 则作为中远程防空骨干,承担要地防空任务。美军选择这两款装备作为模拟对象,显然是瞄准了可能发生的 “区域拒止环境下的空地对抗” 场景。
图:装在模型上的ELITE 系统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ELITE 系统的 “可出口” 特性还暗含美军的联盟战略考量。通过向盟友提供此类训练系统,美军可以推动盟友与美军在 “威胁认知标准”“电子战战术协同” 等方面的一体化,强化对华军事围堵的 “联盟体系韧性”。目前,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已表达了引进该系统的意向。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美军假想敌训练体系正朝着 “多域融合” 方向演进。未来,ELITE 系统可能会与人工智能结合,实现 “威胁行为动态演化”,让训练环境更接近中俄装备的最新战术运用。这种持续的技术迭代,不仅反映了美军对 “打赢高端战争” 的迫切需求,也为其他国家的实战化训练发展提供了参考与警示。
在大国军事竞争日趋复杂的今天,训练体系的优劣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变量。美军通过高仿真靶标与电子战模拟系统的结合,正在构建更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这一动态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对于中国而言,既要警惕此类训练背后的战略意图,更要加快自身实战化训练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提升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能力,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