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公益先锋维权遭威胁,十汉围攻引发全网声讨
65
2025-07-10
在延安时期,高岗曾与徐向前讨论西路军事件,高岗好奇询问其对失败原因的看法。徐向前坚决回应,若当时听他的建议,西路军本可避免失败。
为何徐向前会如此表述?
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成功会合后,组建了西路军,包括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共两万人,由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共同指挥全军。
西路军的原计划是打通宁夏,进军新疆,获取苏联物资援助,这原本合理,因陕甘宁边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在执行时,出现了诸多失误。
徐向前计划速战速决,利用当前秋季、天气尚暖且河西走廊敌军未察觉、兵力薄弱之时,迅速进军,有望一举达成战略目标。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西路军行进缓慢且犹豫不决,过黄河后长时间滞留一条山,并计划在山丹、永昌建立根据地,给了马家军充足的应对与准备时机。
持续西进,不计较小范围得失,稳固嘉峪关,死守玉门、安西、敦煌,与新疆相连,局势将截然不同。彼时,新疆军阀盛世才相对开明。
连接新疆后,我们获得了苏联的物资支持:一是有饭吃,不再饥饿;二是有衣穿,不再挨冻;三是弹药武器得到补给,有了充足的战略空间,足以稳固立足。
站稳脚跟后,补充好武器弹药,再反击必能成功。徐向前信心满满地表示,尽管马家军骑兵强大,但我们西路军若有两炮兵团,就算他们人数翻倍,也绝非我们对手。
战争比拼的是装备,没有先进武器,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白刃战中处于劣势,因其骑兵速度极快。然而,徐向前虽为西路军的重要将领,但在红四方面军还需服从不懂军事的张国焘指挥。
西路军里,徐向前之上是陈昌浩。陈昌浩虽年轻却位高权重,他留学苏联归来,缺乏实战经验。他过分自信,计划在永昌、凉州地区建立根据地。
徐向前强调,得认真评估下当前局势,九军受损严重,马家军持续围攻,情况已大变,稍有不慎将损失惨重。而陈昌浩则轻松表示,形势乐观,马家军已近乎被我们打败。
这太过分了。平时性格温和的徐向前突然大发雷霆,他质问道:
基本击溃意味着敌人转为防御,我们转为进攻。但目前情况是敌人进攻,我们防御。敌人占优,有补给,而我们处于劣势,缺乏补给。
两人围坐炭火旁争论不休,各执一词。陈昌浩主张形势有利,适合建立根据地;徐向前则认为环境艰难,在此只会陷入被动,难以应对。
陈昌浩身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及政委,拥有最终决策权。他常动用最高权威,令徐向前无计可施,只能无奈保留个人意见。
事后,陈昌浩仍坚持认为徐向前持右倾机会主义观点,他试图说服军政委员会成员开会批判徐向前,但因众人反对而放弃。徐向前的正确意见最终也未能得到实施。
西路军因战事停滞,缺乏后方补给,兵力逐渐减少,最终遭遇挫败。这次失败主要由决策不当导致,若能遵循徐向前的计划,结果或许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