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波动、高弹性的港股科技资产中获得高胜率?

113 2025-09-02 12:22

最近市场火热,高弹性ETF轮番上涨、波动显著放大。

不少投资者陷入两难:不想在低波稳健的产品里“躲牛市”,现在上车又不好择时,毕竟眼下表现好的产品波动都不小。

等待,怕踏空错过;

上车,怕买在高点。

热闹的行情,反而让大家更焦虑了。

如何打破“两难困境”,提升投资胜率?

一、“周定投+目标止盈”的超高胜率

在探索这类高波动、高弹性ETF的适配策略时,“周定投+目标止盈”的搭配意外进入视野。这个搭配我最初是为红利类基金准备,核心诉求是“稳中求进”,但将其应用于港股科技指数后,反而展现出超预期的适应性与胜率。

回测2024年港股科技回暖以来,在此期间任意一天周定投该指数半年以内达成13%的目标收益的成功率高达97.94%。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5/8/25

这也意味着在达成收益目标后继续周定投依旧可以获得较高胜率,这也大幅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要理解这套策略为何能在港股科技ETF上奏效,不妨先对比传统定投。传统定投的核心逻辑是等待“完整微笑曲线”兑现收益,即需经历“下跌攒份额-震荡磨成本-上涨兑收益”的全周期,但这一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不仅资金长期处于低效率使用状态,“延迟满足”的要求也容易因短期波动被打破,尤其在高波动的港股科技ETF中,投资者中途“断供”的可能性更高。

而“周定投+目标止盈”的策略优势,恰好与港股科技ETF“高波动、高弹性”的特质相契合:一方面,成分股多对政策、利率及市场情绪高度敏感,其高波动性显著增强了周定投摊薄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板块龙头集中、行情爆发力强,一旦反弹往往速度和幅度领先市场,这种高弹性使持仓更容易快速触及预设止盈点,便于及时兑现收益,从而提高资金效率和投资胜率。

二、优选指数进一步增强策略胜率:聚焦纯科技

进一步优选指数标的,可有效增强“周定投+目标止盈”策略的胜率。通过对多只港股科技指数进行回测发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HI)在该策略下的滚动胜率表现尤为突出,显著高于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及恒生科技等其他指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5/8/25

从指数编制方案的对比来看,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与其他港股科技指数的关键差异,在于对行业“纯度”的把控——它特意剔除了医药、汽车、家电等“泛科技”行业。这些行业虽包含部分科技元素,但增长驱动逻辑与风险特征和核心科技领域差异明显:医药行业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大,汽车行业依赖宏观消费需求与原材料价格,家电行业则更贴近传统制造业周期,这些行业容易稀释指数的科技属性与弹性表现。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发布于2023年7月,近两年的业绩真实可追溯,不存在过度拟合问题。目前挂钩该指数的ETF共3只,总规模49.98亿,其中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发行最早、规模最大(35.07亿),可作为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重点关注工具。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6

三、港股通科技机会如何?

林荣雄近期在《港股科技会跟上》报告中,提供了一个观察港股科技板块走势的重要视角:以创业板指数为“锚点”,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与恒生科技指数之间存在明确的交替轮动关系。

具体而言,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指数20个百分点时,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对收益即将迎来补涨(仅2021年为例外——当时机构极致抱团新能源,两者收益率差值扩大至30个百分点以上)。该报告发布于8月17日,当时创业板指与恒生科技指数的收益率差值已达1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7

我统计了最新数据,截至8月27日两者的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已扩大至约26个百分点。从历史轮动规律与当前数据对比来看,港股科技板块未来或许存在补涨机会,这也为港股科技的投资提供了一个参考维度。

最后

需明确的是,“周定投 + 目标止盈” 并非适用于所有高波动 ETF。前述超高的回测胜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港股科技板块所处的“估值修复”这一阶段。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基本面预期向上,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这为实施“周定投+目标止盈”策略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和理想环境。

感谢观看,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下一篇:南京有古茗奶茶店吗?揭秘这座城市的茶饮市场空白与创业机遇
上一篇:123家宁波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排行,宁波银行稳坐浙股榜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