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身中16弹牺牲,老蒋扶棺痛哭,日军为他停战1天
86
2025-07-12
今年化工行业的风向说变就变。就在7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五部委老旧装置评估、价格法修正草案等一连串政策密集出台,整个产业链像被按下了“重启键”。谁能想到,曾经拼命内卷的低价竞争,如今成了政策打击对象?这背后,是对落后产能和无序扩张的强力纠偏,也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呼唤。2025年化工行业站在三重拐点上,到底哪些细分赛道会率先迎来供需反转?投资者又该如何抓住这一轮结构性机会?
现象描述:供给侧改革加速出清,“赢家通吃”格局初现
2025年初,在陆家嘴金融交易会上,多位机构人士坦言:“过去那种靠拼规模、拼价格抢市场份额的打法行不通了。”数据不会骗人——截至7月,仅有15.6%的主流化工品价差高于历史中位数,大部分产品还在底部徘徊。但别小看这波磨底行情。根据Wind终端统计,自20年以上炼油和农药老旧装置启动淘汰计划以来,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已有超60家中小型企业关停或限产。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R22/R32均价同比上涨30%以上,而亚钾国际(000893)受益于全球钾肥补库潮,二季度业绩环比增幅达28%。这些龙头公司通过配额优势与自有资源掌控,实现盈利能力持续领先。“低效产能退出带来的红利,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享受。”某券商首席分析师如是说。
数据佐证:需求结构分化,新材料成长动能释放
外需方面,根据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仅2.8%,出口链条上的PVC、大宗原药等板块压力山大。而国内则截然不同——地产松绑、基建加码、粮食安全三驾马车齐发力,让钾肥、磷肥和民爆品种成为“逆周期选手”。以云天化(600096)为例,公司依托90%磷矿自给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而万华化学(600309)的MDI项目技改扩容完成后,其CR3市占率超过70%,只要房地产回暖弹性极强。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领域正在经历从0到1的技术突破。彤程新材(603650)、晶瑞电材(300655)光刻胶国产替代进展明显,中简科技(300777)、泰和新材(002254)则借助人形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热潮打开PEEK/芳纶/碳纤维全新蓝海。据实地调研,在苏州工业园区,有多家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将国产KrF光刻胶列入采购目录,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本土供应链自主可控空间巨大。
政策溯源:监管层强化顶层设计,引导资本理性回归
如果说前几年大家都在赌短期涨跌,现在更多资金开始关注长期逻辑。《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提出打击低价倾销行为,将恶意扰乱市场秩序纳入刑事责任范畴。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要求各地梳理并逐步淘汰20年以上老旧装置,为优质产能腾挪发展空间。这些举措直接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也倒逼产业升级提速。
不过风险也不能忽视。一旦国际油价突破90美元/桶,中游利润空间将被再度压缩;欧盟及印度近期频繁祭出反倾销税,对生物柴油、钛白粉等出口型产品形成掣肘。此外,据新疆乌鲁木齐某大型氯碱厂负责人透露,“安全事故导致临时停产事件仍偶有发生,但整体影响趋于短暂。”
投资启示:科学配置,把握“三步走”策略防守兼备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该怎么把握节奏?结合当前A股公告及基金持仓情况,可操作建议如下:
1. 优先布局供给收缩确定性的龙头标的。例如巨化股份制冷剂配额最大,可逢20日均线缩量回调时分批建仓;云天化凭借磷矿石自给优势,在60日均线附近定投,并结合现货价格动态调整仓位。
2. 关注技术驱动的新材料成长股。当彤程新材发布KrF光刻胶客户验证通过公告当天,可以考虑快进快出策略,以次日高开止盈为主。
3. 动态管理现金与避险资产。在油价突破90美元或地缘冲突升级阶段,将20%资金配置至现金或短债类资产,用以对冲系统性风险。
此外,要警惕一个常见误区——不少投资者认为“只要通胀预期升温,全体资源股都会同步获益”,但实际上只有那些具备成本曲线最左端或者拥有稀缺资源禀赋的公司才能穿越周期波动,实现稳健增长。例如华鲁恒升煤制气业务因成本领先,即便原料涨价也保持盈利韧性,而普通跟风企业往往难逃亏损厄运。
结语部分: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下一轮真正实现‘脱颖而出’的是传统龙头还是创新黑马?面对周期起伏,你会选择坚定持有还是灵活切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