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转型定调!政策显效催生三大新机遇

84 2025-07-29 05:15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市场分化中孕育新机,中国房地产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竞争的深刻变革。

时隔十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房地产行业定下转型基调,提出五个“转变”和五个“更加注重”,宣告行业从增量扩张迈入存量提质与保障并行的新时代。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下降5.5%,但房企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白名单”项目贷款达6.7万亿元,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市场结构分化日益明显:一线城市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8个月,三四线城市库存仍高企;北京新房成交同比增长11.9%,深圳新房成交增长41%,而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仍高达7.69亿平方米。

01 政策组合拳显效,市场分化加剧

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政策组合拳,全国超160个省市(县)推出340余条房地产优化政策。5月7日,央行将5年期以上LPR下调至3.50%,5年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2.60%,创历史最低水平。

在需求端,北京自7月起将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年限要求从5年降至3年;武汉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和12万元购房补贴;义乌针对首套房提供1000元/平方米补贴。

供给端政策同样发力。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成为重要手段,浙江、四川已发行专项债19.2亿元用于收购存量房;广州通过专项借款收购存量商品房超6000套用于安置。

政策效果在土地市场率先显现。上半年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3.3%,北京成功出让22宗地块,同比增长15.79%;上海19宗商品住宅地块中15宗溢价成交,7宗溢价率超30%;杭州土地出让金达1160亿元,溢价率35.5%。

02 “好房子”引领行业品质革命

5月1日,新版《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好房子”建设从政策要求走向市场实践。中央政治局4月会议强调“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6月国常会进一步要求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

品质升级成为房企破局关键。58安居客研究院调研显示,61.6%的购房者将“居住舒适度”作为购房首要因素。北京、杭州等地已开展高品质住宅试点,成都36㎡LOFT项目通过空间优化实现“职住一体”,空间利用率提升至180%。

绿色建筑从政策要求变为市场刚需。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100%执行绿色标准,北京、重庆等地要求绿色建材应用≥70%。金隅集团试点项目通过光伏一体化、被动式设计实现能耗降低65%,绿色住宅溢价率达10%-15%。

智能化同样成为标配。北京试点项目引入智能家居系统,住户满意度达92%;广州高端项目通过社区APP实现报修、缴费等“一键办理”,业主满意度达95%。

03 城市更新与保障房双轨并进

中央财政计划投入200亿元支持20个城市更新示范城市,重点投向地下管网、老旧小区等六大领域。与2015年棚改货币化不同,本次强调“留改拆并举”。上海戴家浜城中村通过“整治提升+功能置换”保留历史风貌,引入文创产业创造就业岗位,避免大拆大建推升房价。

这种模式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万亿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机制。

保障房建设加速推进。“市场+保障”双轨制下,北京2025年计划竣工保障房8万套,其中5万套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郑州通过专项债筹资100亿元,收购260万平方米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

慈溪试点配售型保障房,售价低于市场价30%,面向无房工薪家庭。这种多层次供给体系,既消化库存又保障民生,预计202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竣工量占比将达25%。

04 房企转型三大路径突围

面对行业变局,头部房企加速战略调整。华润置地长租公寓营收占比达15%,REITs年化收益率5%-7%;建发房产投入10亿元研发超低能耗技术;越秀地产通过“工改科创”模式实现项目增值30%。

这些转型帮助TOP10房企在上半年销售额逆势增长8%。

区域布局呈现“聚焦城市群与县域市场”的双轮驱动。上半年30城新房成交占比58%;县域市场潜力巨大,全国1564个县城镇化率低于60%,碧桂园等企业通过标准化产品下沉,县域项目销售额增长8%。

融资端则呈现“冰火两重天”。上半年信用债发行中,央国企占比超90%,保利发展、华润置地融资成本低至2.71%;民企仅4家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高达8.6%。不过债务重组取得突破,协信、金科通过削债+战投模式完成重整,为行业提供风险化解范本。

05 下半年展望:政策与品质共振

随着6月13日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半年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政策将围绕“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全力落实已出台措施。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需求端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部分城市或进一步放宽限购、限贷政策;供给端“好房子”建设标准将进一步落实,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建设加速推进。

市场将继续呈现结构性分化。中指研究院指出,“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但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核心城市高品质项目与二手房市场仍将引领复苏,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凭借“好房子”供应和人才政策,成为需求外溢主要承接区。

房地产行业转型的齿轮已经转动。当政策红利遇上品质革命,当保障房托底民生、城市更新焕发活力,中国居住形态正经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历史性跨越。

下半年,随着“好房子”标准细化落实,更多房企将转向运营服务、绿色科技和产城融合。行业阵痛期虽未结束,但那些率先读懂政策、重构商业模式的企业,终将在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

下一篇:从能量饮料到F1霸主:红牛车队如何改写汽车行业跨界规则
上一篇:云浮二手房抵押贷款办理手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