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追凶(中文版)
120
2025-08-11
苹果的野心暴露了:要抛弃高通、博通,都换上自研芯片?
有供应链消息爆料,苹果正秘密推进"全面换芯计划",目标直指高通的基带芯片和博通的网络芯片,未来iPhone、iPad甚至Mac全产品线都可能换成自研芯片!
要知道高通可是全球通信芯片的"扛把子",博通在网络芯片领域也是"老大哥",苹果这一波操作,简直像在芯片巨头们的饭碗里抢肉吃。
苹果为啥突然对高通、博通"下手"?
这事儿得从苹果和高通的"爱恨情仇"说起。
还记得2019年那场世纪官司吗?
苹果控诉高通"收专利费像抢钱",高通反咬苹果"偷技术还耍赖",俩巨头打得不可开交。虽然最后和解了,但苹果每年得给高通交一笔巨额"保护费"——据庭审资料显示,每部iPhone光基带芯片的授权费就高达7.5美元。
你想想,iPhone一年卖2亿多台,这就是15亿美元的"过路费"!
憋屈的是,高通的芯片供货还总"卡脖子"。比如iPhone 12系列因为疫情导致高通芯片产能不足,发货时间推迟了一个多月,苹果想加急都得看人家脸色。博通那边虽然没闹过大矛盾,但也不省心。
苹果已经成为博通的超级大客户,上一财年为博通贡献了约70亿美元收入,占博通总营收的20%。表面上看起来是"金主爸爸",实际上苹果心里明白,依赖关系就像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每次想要定制化功能或者压低成本,都得跟博通"商量商量",主动权完全不在自己手里。
苹果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芯片成本正在成为iPhone利润的"吸血鬼"。一台iPhone的物料成本中,芯片部分占了将近30%,而这些芯片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库克作为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看着这么大一块肥肉被别人切走?
自研芯片不仅能砍掉"中间商赚差价",重要的是能把产品节奏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从时间线来看,苹果的布局其实早就开始了。2019年,苹果花了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团队,拿到了2200名工程师和17000项无线技术专利。
这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在为今天的"换芯计划"做技术储备。到了2024年底,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苹果在招聘网站上挂出了一堆"射频芯片架构师""基带芯片设计专家"的岗位,招聘要求里明晃晃写着"有5G/6G通信协议开发经验优先"。当时还有人调侃:"库克这是要自己造手机'大脑'了?"
结果到了2025年初,苹果自研的基带芯片C1已经在iPhone 16e上亮相,这可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
自研芯片真能替代高通、博通?
很多人可能会问:高通搞通信芯片几十年,博通在网络芯片领域深耕多年,苹果凭啥觉得自己能行?
其实苹果早就在偷偷"攒大招"了!
先说基带芯片这个"硬骨头"。基带芯片相当于手机的"通信大脑",得同时处理5G/4G/3G/2G多种网络制式,还要兼容全球上百个运营商的网络频段,技术难度堪比"在迷宫里找出口"。但苹果手里攥着两张:一是收购英特尔基带团队带来的技术积累,虽然英特尔在移动基带上败给了高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基础研发能力还是很扎实的;二是iPhone每年卖2亿多台积累的海量用户通信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优化芯片的"金矿"。
重要的是,苹果玩的是"软硬一体"的套路。高通的基带芯片虽然强悍,但毕竟是"通用解决方案",要适配安卓阵营的各种机型。苹果就不一样了,自家的iOS系统可以和芯片"深度绑定",针对特定场景做底层优化。
就拿信号强度来说,传统的基带芯片只能按照标准协议工作,但苹果可以让系统提前预判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发现你经常在地下停车场接电话,就自动调整信号增益策略。
据供应链透露,苹果自研的5G基带芯片采用了台积电3nm工艺,和高通最新的骁龙X80处于同一代。虽然具体性能参数苹果还没公布,但从iPhone 16e的实际表现来看,信号稳定性比之前用英特尔基带的机型有了明显提升。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要等iPhone 17全系列铺开之后才能见分晓。再看Wi-Fi和蓝牙芯片,这看似简单的小东西,其实对"实时响应能力"要求极高。你用AirPods听歌时突然来电话,芯片得在毫秒级完成蓝牙切换;家里多个设备连Wi-Fi时,芯片得智能分配带宽避免卡顿。
博通在这方面确实有积累,但苹果的优势在于生态整合。自家的芯片配合iOS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的功耗控制和连接优化。根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报告,2025年下半年iPhone 17全系列都将采用苹果自研的Wi-Fi芯片,支持最新的Wi-Fi 7标准。
Wi-Fi 7能实现超过40Gbps的峰值速度,比Wi-Fi 6E快四倍。苹果可以在芯片设计阶段就考虑与自家其他产品的协同,比如iPhone、iPad、Mac之间的无缝切换,这是博通的通用芯片很难做到的。不过也有专家泼冷水:通信芯片的研发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和全球运营商做大量的兼容性测试。
不同国家的5G频段可能差了好几个波段,苹果虽然有钱有技术,但想在短时间内覆盖所有场景,难度依然不小。就像网友说的:"自己造芯片就像自己盖房子,地基打不稳,楼越高越危险。"
苹果这么折腾,高通和博通肯定坐不住了。
当外媒披露苹果准备用自研Wi-Fi、蓝牙芯片取代博通产品的消息后,博通市值下跌,可谓是"赔了大订单又折兵"。高通的反应,最近紧急调整了产品线,把原本给苹果预留的5G芯片产能转给了三星、小米等客户,还加快了新一代骁龙X85的研发进度。
据说这款新芯片支持6G预研技术,明显是在为"后苹果时代"做准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高通心里肯定慌:苹果可是全球每年出货2亿多台设备的超级客户,一旦彻底"脱钩",短期内的营收冲击肯定不小。博通则悄悄加大了对AI网络芯片的投入,试图用"智能化"差异化竞争。
博通想在这个新赛道上找回场子。但问题是,苹果这块"肥肉"一旦丢了,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同等体量的客户来填补空缺。有意思的是行业连锁反应。
如果苹果成功实现"全面换芯",其他手机厂商会怎么办?
小米、OPPO这些厂商虽然羡慕苹果的"硬核",但也明白自研芯片不是谁都能玩的"游戏"。苹果每年芯片研发费用超百亿美元,这个投入规模不是一般厂商能承受的。不过,华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几年,从麒麟芯片到现在的自研全套解决方案,证明了中国厂商也能在芯片领域"硬刚"美国巨头。
如果苹果的成功案例进一步证明了自研芯片的可行性,可能会激励更多厂商加大投入。毕竟谁都不想被高通"卡脖子",不想看着苹果靠自研芯片降低成本后,在价格战上"降维打击"。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大概率会出现"两极分化":头部厂商(苹果、三星、华为)继续加码自研,中小厂商继续依赖高通、联发科等供应商。
真香还是翻车?
支持派觉得苹果这是"扬眉吐气":早就看高通收专利费不爽了,买个手机凭啥让高通赚大头?还
有人调侃:"苹果终于不用看人脸色了,以后iPhone信号差不能再怪高通。"
但担心派也不少:"自研芯片要是翻车怎么办?
万一信号差,我岂不是成了小白鼠?"
担心不是没道理的,毕竟苹果之前用英特尔基带的时候,确实被用户吐槽过信号问题。虽然那主要是英特尔技术不行,但消费者可不管你是谁家的芯片,信号差就是要骂苹果。
苹果这波操作就像'拆盲盒'——成功了就是科技巨头自立生的典范,失败了可能就是产品体验崩塌的开始。
但通信芯片和处理器不一样,涉及到的标准协议复杂,兼容性要求高。
也有网友提出了深层的思考:"苹果这么做,其他厂商会不会跟风?如果大家都搞自研,高通这些老牌芯片厂商怎么办?"
芯片行业的技术壁垒很高,但一旦有厂商成功突破,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还有人担心成本问题:"苹果自研芯片的钱最后还不是要消费者买单?iPhone本来就够贵了,不会越来越贵吧?"
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从长远来看,自研芯片应该是降低成本的。毕竟不用再给高通、博通交"过路费",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