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痛问和珅:贪腐财富堆成山,最后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208
2025-08-06
1978年9月,邓小平带着代表团去朝鲜访问,目的是参加朝鲜建国30周年的国庆活动。到了朝鲜,当地的发展情况让他大为震惊。
小平同志,咱们人均的钢铁产量,比不过朝鲜。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没错,我刚去朝鲜工业部查了数据,绝对是真的。
抗美援朝结束后,靠着苏联的援助,朝鲜全力发展重工业,成了工业强国。听闻中国人均钢铁产量低于朝鲜,邓小平很是惭愧,他表示:
谁能料到,帮衬了二十多年的小弟竟然成了老师,中国得向朝鲜取经。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中,邓小平前往汽车工厂,实地查看生产流水线。
1978年那会儿,电在咱中国还没全面普及开呢,好多人都被断电这事折腾过。当时朝鲜的人均用电量,比咱中国高出好几倍。邓小平得知这情况后,不禁叹了口气。
中国需全力推动电力发展,争取在这方面赶上朝鲜。
参观完工业项目后,邓小平来到一所小学。他查看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在与当地学生交谈时,得知朝鲜推行义务教育,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你们上学不用掏钱吗?”
一分钱都不花。
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借鉴朝鲜,推行义务教育。
参观完学校,邓小平又前往一所医院进行考察。
老乡,你看病花了多少钱呀?
不要钱。
“不用花钱吗?”
我们去看病,压根儿不用掏钱。
与当地人交谈结束后,邓小平跟代表团讲:
回去之后要推行医疗改革,目的是让老百姓看病不再觉得贵,都能看得起病。
9月9日,应金日成邀请,邓小平前往朝鲜,参观了朝鲜国庆30周年的大阅兵。
军乐奏响,朝鲜人民军步伐整齐地踏入阅兵广场。紧接着,最先进的苏式坦克从邓小平眼前缓缓驶过,这一幕让他满心羡慕。
要是解放军能有这些装备,那可就太棒了。
阅兵式结束后,邓小平扭头对身旁的金日成说道: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朝鲜在诸多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比如朝鲜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上成果显著,这些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参考借鉴。但中国同样有着自身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与发展成就,在经济规模、科技实力、工业体系完整性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比不上朝鲜”。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国情与优势,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是正确的理念。
听了这话,金日成表现得很谦虚,像是刻意为之:
朝鲜认为中国就像老大哥,自身有很多地方要向中国学习。
在回国的火车上,邓小平心里满是忧虑。他思索着,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缩小差距,赶上朝鲜,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呢?想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打这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家综合实力也大大增强。
1987年,金日成应中国邀请前来访问。一到中国,他就被中国的发展速度给惊到了:
“都过去十年了,再看中国,变化那叫一个天翻地覆。就按现在这发展速度,中国迟早能追上苏联。”
1991年,金日成又一次来到中国访问。这次来访,他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美。
这都四年没见啦,中国又大变样。我觉着中国肯定能赶上西方那些国家,变成发达国家。
1978 年那会儿,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开始。在苏联的帮扶下,朝鲜短时间内成为强国,当时中国在一些方面确实比不上朝鲜。
好在邓小平眼光长远,推行改革开放,这一举动扭转了中国的命运。
苏联解体以后,朝鲜没了经济援助,国家发展越来越艰难,陷入了“苦难行军”的困境。而同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中国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并非依赖外界,而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