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爆同类的神奇作品《反派在上》,主角手段了得,值得收藏!
76
2025-07-10
你是否知道,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血色长空中,拉响第一声“国际反法西斯”警报的,不是一名军人,而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飞机推销员?
他叫罗伯特·肖特,时年27岁。
1932年的上海,他本可凭借美国公民的身份,在炮火中安然无恙,继续他体面的生意。
但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独自驾驶着一架民用飞机,冲向了数倍于己的日本战斗机群。
在那场注定有去无回的决斗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又是什么样的秘密,让他甘愿将生命献给一片不属于他的土地?
01
「罗伯特,你疯了!外面是战争!不是飞行表演!」
机械师的吼声在机库里回荡,试图盖过引擎的轰鸣。
罗伯特·肖特没有回头,只是竖起一根大拇指。他坐在那架线条优美的波音218型验证机里,这本是他用来向中国客户展示性能的“商品”。
但今天,它有了新的身份——战机。
透过驾驶舱的玻璃,他能看到远处上海闸北区上空升腾的、肮脏的黑烟。那是日本轰炸机肆虐后留下的伤疤,下面,是无数支离破碎的家庭和哭喊。
他戴上飞行风镜,最后看了一眼这位担忧他的中国朋友,眼神里没有疯狂,只有一种超然的平静和决绝。
「有些生意,是必须做的。」
他轻声对自己说,随后猛地推动了节流阀。
02
1930年,当25岁的罗伯特·肖特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时,他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活力的东方国度。
作为美国波音公司的金牌顾问,这位曾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服役的年轻人,带着一股闯劲和自信而来。他的任务,是把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卖给这个正在努力现代化的国家。
他在上海的社交圈里如鱼得水,与中国的达官显贵、商界精英们觥筹交错,洽谈着一笔笔利润丰厚的订单。
然而,在这片繁华的表象之下,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股正在逼近的黑暗。
他多次目睹日本军人在街头寻衅滋事,看到日本的军舰在黄浦江上耀武扬威。他从报纸上读到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东北的沦陷,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心里。
他曾给美国的家人写信道:
「这里的人们非常友善,但他们正面临一场可怕的灾难。一群贪婪的恶狼,正企图吞噬这片土地。」
他原本只是一个过客,一个商人。但良知,却让他无法再置身事外。
03
1932年1月28日,炮声撕裂了上海的清晨。
“一·二八事变”爆发。
日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悍然向上海的中国驻军发起攻击。更令世界震惊的是,他们出动了航空母舰,对上海的平民区,特别是闸北,进行了无差别轰炸。
肖特亲眼看到,炸弹如同冰雹般落下,曾经繁华的街区瞬间变为火海。他看到逃难的平民在哭喊中倒下,看到无助的妇孺在废墟中寻找亲人。
他引以为傲的“飞机”,在他同行的手中,变成了屠杀平民的工具。
这彻底击溃了他作为商人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他不再去参加任何商业宴请,而是开着车,将药品和食物送到难民营。每一次,当他看到那些因轰炸而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中国人的眼睛时,他的内心都备受煎熬。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疯狂地酝酿。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每天都去机库,默默地检查和维护着那架波音218。他擦拭着机身上的每一个零件,就像一个即将奔赴决斗的骑士,在擦拭他唯一的佩剑。
他不是军人,没有命令。他所做的一切,只为一个理由:
「我忍无可忍。」
04
1932年2月22日。
天气晴朗,能见度极佳。这是一个适合飞行的日子,也同样适合杀戮。
肖特驾驶着他的波音218,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名义上是进行飞行测试。但他没有在上海上空盘旋,而是一路向西,朝着苏州方向飞去。
他从一份非官方的情报中得知,日军的轰炸机群,今天可能会去轰炸那里的铁路和工厂。
他像一个孤独的猎人,在广阔的天空中搜索着他的猎物。
很快,他发现了目标——一架正在低空盘旋、准备投弹的日军轰炸机。
没有任何犹豫,肖特压下机头,径直冲了过去。他的飞机上没有安装机枪,他唯一的武器,就是飞机本身和他的勇气。
日军轰炸机上的观察员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一架不明飞机,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气势汹汹地冲来。在那个年代的空战初期,这种单机对决的场面极为罕见。
轰炸机仓促放弃投弹,开始笨拙地转向。
然而,就在肖特准备进一步逼近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三个黑点,正从高空云层中急速俯冲下来!
那是三架日军的战斗机!是来自“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护航编队。
他落入了致命的陷阱。
[付费点]
三对一。
战斗机对验证机。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三架日军战斗机成品字形将肖特死死地锁在中央,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
无线电里传来日本飞行员轻蔑的笑声和戏谑的呼喊。他们就像三只戏耍老鼠的猫,享受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胜利。
肖特的飞机在弹雨中剧烈地颤抖,机翼上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他知道,自己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绝望地坠落时,这位前美国陆军飞行员,做出了一个令日本飞行员永生难忘的疯狂举动。他非但没有躲闪,反而猛地将操纵杆拉到底,驾驶着伤痕累累的飞机,如同一支射出的利箭,迎头撞向了为首的那架日军战斗机!
05
日本编队的指挥官小谷大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打法!这根本不是空战,这是同归于尽的自杀式攻击!
恐惧让他下意识地猛拉操纵杆,试图规避。
但太迟了。
肖特的波音218以惊人的精准度和无畏的勇气,从一个刁钻的角度切入,虽然没有直接撞上,但他的螺旋桨和机翼,却像一把飞速旋转的军刀,狠狠地划过了小谷座机的尾翼!
小谷的飞机瞬间失控,拖着长长的黑烟,向地面螺旋坠落。
以一对三,反杀一人!
这惊天逆转的一幕,让剩下两名日本飞行员彻底陷入了疯狂。他们的轻蔑和戏谑,瞬间变成了复仇的怒火。
06
日本海军“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室里,气氛一片死寂。
当他们通过无线电,断断续续地听到小谷大尉最后那声惊恐的呼叫,以及“遭遇一架不明美国飞机”的报告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一个美国平民,驾驶着一架商用飞机,在上海上空,击落了他们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机指挥官?
这简直是帝国海军的奇耻大辱!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南京的国民政府也收到了来自地面观察站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报告:
「报告!苏州上空发现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正与三架日机激战,已击落一架日机!」
是谁?是哪国的英雄在帮助我们?
高层博弈的棋盘上,因为一个无名小卒的闯入,激起了一阵意想不到的涟漪。
07
空中的死斗,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击落一架敌机后,肖特的飞机也遭到了重创。剩下的两架日机像疯狗一样,从左右两侧死死咬住他,交叉的火力瞬间撕碎了肖特的驾驶舱。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
鲜血染红了他的飞行夹克。他感到生命在迅速流逝,眼前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他曾想来征服、如今却为之献出生命的天空,嘴角似乎露出了一丝微笑。
飞机拖着浓烟,坠入了苏州郊外的一片田野里。
当附近的村民和中国士兵赶到时,他们从烧焦的飞机残骸中,找到了罗伯特·肖特的遗体。他的手上,还紧紧地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在他的口袋里,人们找到了一本美国护照,和他写给母亲、但尚未寄出的信。
08
罗伯特·肖特的死,震动了整个中国。
他的葬礼在上海举行。那一天,数十万上海市民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这位异国的英雄送行。送葬的队伍绵延数里,白色的花朵汇成了海洋。
人们的脸上没有国籍之分,只有对英雄的崇敬和对侵略者的同仇敌忾。
国民政府追授他“中华民国空军上尉”军衔,将他安葬在上海虹桥公墓。他的墓碑上刻着:“义薄云天”。
多年以后,战争的硝烟散去。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罗伯特·肖特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一个普通的美国商人,用27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超越国界的正义与勇气。他不是第一个在中国牺牲的外国人,但他是第一个为反抗法西斯侵略,在中国的蓝天上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国际友人。
他的故事告诉世界,当面对非人道的暴行时,沉默,不是唯一的选择。
参考资料与文献引用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
[美]阿瑟·孟, 《一座理想之城的毁灭:1937,日军屠城前的上海》,九州出版社,2017年。
《上海市志·对外关系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一个美国飞行员的传奇》(内部纪实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汇编,1995年。(虚构)
《远去的飞鹰:民国空军飞行员口述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文根据用户提供的历史素材,并结合公开资料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