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60分的替补, 甘愿当配角成历史级大前锋, 绰号冰箱前火
107
2025-07-20
说真的,这事儿搁谁那儿都得惊掉下巴——美国大满贯女单半决赛,最后杀出来的俩选手,竟是蒯曼和陈熠!这俩姑娘,搁国乒内部早就是"老相识"了,从啥时候开始搭伙儿练球您知道吗?说出来能吓您一跳,打从幼儿园大班在省队启蒙班那会儿,俩小丫头就蹲一块儿捡球了。那时候蒯曼个子还没球台高呢,陈熠稍微壮实点儿,教练让她们对拉,蒯曼踮着脚够球,陈熠弯着腰喂球,俩人折腾得满头汗,倒把教练乐坏了:"这俩小的,以后准能成气候!"
现在再看,还真让教练说中了。蒯曼这几年在国际赛场冒头可快了,去年亚青赛拿女单冠军那会儿,媒体都喊她"05后小钢炮";陈熠也不含糊,今年多哈站刚拿了公开赛亚军,技术全面得跟陈梦似的,尤其是相持阶段那股子韧性,连王艺迪都夸过:"这丫头抗压能力强,越到关键分越稳。"您说巧不巧,俩姑娘一路杀进大满贯四强,终于凑一块儿了。
网上现在吵翻了天。有球迷翻出蒯曼的"战绩簿":"瞧见没?去年世青赛她赢过陈熠,今年亚锦赛又压着人家打,大赛经验就是不一样!"也有人力挺陈熠:"别光看以前,陈熠最近训练强度大得很,体能教练说她现在能连续打三小时对抗不喘气,再说她那板反手,跟陈梦当年刚出道时一个味儿,稳得很!"要我说啊,这俩姑娘真没啥"谁必须赢"的道理,各有各的绝活儿。
先说说蒯曼。这姑娘打球有股子"灵劲儿",您看她正手爆冲那一下,跟小钢珠似的又脆又狠,去年对日本那小将,一个斜线短球突然变直线长球,直接把对手打懵了。不过她也有一点让人揪心——有时候太想赢,关键分容易"抢",上个月对张本美和那局,10比8领先时连丢两分,就是太急着收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姑娘才21岁,打大赛的场次比陈熠多了小半年,上次大满贯进八强那回,被记者问紧张不紧张,她笑着说:"就当多打一场训练赛。"这心态,确实比同龄人稳当。
再瞅瞅陈熠。这姑娘属于"慢热型",但热乎起来那叫一个扎实。您看她和王曼昱对拉那录像,连续20板不失误,胳膊抡得跟小风车似的。她最厉害的是"抗干扰",上次队内赛,观众席突然有人喊"陈熠失误",她愣是把球稳稳送回去,还回了对方一个擦边。不过她也有短板——前三板不够凶,有时候接发球太保守,上个月对早田希娜,前三板被压着打,差点没缓过劲来。但最近她跟马龙练发球,听说加练了不少"怪球",这回说不定能给蒯曼整点儿新花样。
要说这俩姑娘的缘分,还真有点"既生瑜又生亮"的味儿。小时候一起练发球,蒯曼总把球发到陈熠脚底下,陈熠就笑她"手劲儿小";后来一起打队内循环赛,蒯曼赢了陈熠就蹦跶着喊"姐们儿服不服",陈熠输了就把毛巾往地上一摔:"下回绝对让你输得没脾气。"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在一个组训练,但每次队里聚餐,蒯曼准得给陈熠夹她爱吃的糖醋排骨,陈熠则负责帮蒯曼挑鱼刺——这关系,比亲姐妹还亲。
男乒现在确实有点"青黄不接",樊振东、王楚钦这拨儿顶梁柱还没到三十,可后面的林诗栋、向鹏这些05后,跟女乒这拨儿04、05年的小姑娘比起来,好像还是差了点火候。这次大满贯女单会师半决赛,倒像是给女乒吃了颗"定心丸"——咱们不是没人,是有好些个"小老虎"在后面跟着呢!
说到底,这俩姑娘谁赢都不意外。蒯曼有经验有冲劲儿,陈熠有技术有韧性,就算最后输的那个,也绝对是"虽败犹荣"。就像教练常说的:"能在世界大赛半决赛碰上的,都是好样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